稀土全配分,稀土REO检测,稀土矿石化验中心
国家矿物及再生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2015年7月6日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和授权。主要承担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化工产品、再生资源质量检测、欧盟环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质检测、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咨询、评价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工作。
稀土矿物主要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其储存状态主要有三种:稀土元素以离子化合物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的晶格中来构成矿物的基本成分。这种矿物通常被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杂质元素作为矿物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在成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种矿物可称为含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它以离子状态吸附在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之间。这些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和云母矿物。这种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稀土检测相关方法:
稀土 | 稀土精矿 | 稀土氧化物总量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稀土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8114.1-2010 |
氧化钍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氧化钍量的测定 | GB/T18114.2-2010 | ||
氧化铝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化铝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GB/T18114.5-2010 | ||
水分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8114.10-2010 | ||
氧化铌、氧化锆、氧化钛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化铌、氧化锆、氧化钛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GB/T 18114.4-2010 | ||
稀土精矿中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 GB/T 18114.8-2010 | ||
五氧化二磷 | 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五氧化二磷量的测定 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 | GB/T 18114.9-2010 | ||
稀土产品 | 稀土总量 |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稀土总量的测定 | GB/T14635-2008 | |
碳、硫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 | GB/T 12690.1-2015 | ||
灼减量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灼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2690.2-2015 | ||
水分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 GB/T12690.3-2015 | ||
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量的测定 | GB/T12690.5-2017 | ||
硅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 GB/T12690.7-2003 | ||
钠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12690.8-2003 | ||
氯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氯量的测定 硝酸银比浊法 | GB/T12690.9-2003 | ||
磷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 GB/T12690.10-2003 | ||
镁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GB/T12690.11-2003 | ||
钛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钛量的测定 | GB/T12690.14-2006 | ||
钙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 GB/T12690.15-2006 | ||
氧化铈 | 氯化稀土、碳酸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铈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胺容量法 | GB/T16484.1-2009 |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铈量的测定 | GB/T12690.29-2000 | |||
镧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镧中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1-2006 | ||
铈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铈中镧、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2-2006 | ||
镨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镨中镧、铈、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3-2006 | ||
钕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钕中镧、铈、镨、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4-2006 | ||
钐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钐中镧、铈、镨、钕、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5-2006 | ||
钆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钆中镧、铈、镨、钕、钐、铕、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7-2006 | ||
铽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铽中镧、铈、镨、钕、钐、铕、钆、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8-2006 | ||
镝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镝中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9-2006 | ||
钬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钬中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10-2006 | ||
铒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铒中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 GB/T18115.11-2006 | ||
钇纯度 |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钇中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量的测定 | GB/T18115.12-2006 | ||
配分 | 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15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GB/T16484.3-2009 | ||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 | GB/T18882.1-2008 | |||
三氧化二铝 |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 GB/T18882.2-2017 | ||
氧化铕 | 氧化钇铕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铕量的测定 | GB/T18116.2-2008 | ||
硫酸根 | 氯化稀土, 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硫酸根量的测定 | GB/T 16484.12-2009 | ||
15个稀土元素分量 | 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稀土分量测定 | GB/T 17417.1-2010 | ||
钪 | 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钪量测定 | GB/T 17417.2-2010 | ||
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钐、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和氧化镥 | 氧化钇铕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钐、氧化钆、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铥、氧化镱和氧化镥量的测定 | GB/T 18116.1-2012 | ||
稀土金属及氧化物 | 全部参数 | 氟化轻稀土 | XB/T209-2012 | |
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 | XB/T102-2017 | |||
氟碳铈镧矿精矿 | XB/T 103-2010 | |||
氧化钆 | GB/T2526-2008 | |||
氧化钇 | GB/T3503-2015 | |||
氧化钐 | GB/T2969-2008 | |||
氧化钕 | GB/T5240-2015 | |||
氧化铈 | GB/T4155-2012 | |||
氧化铽 | GB/T12144-2009 | |||
氧化镧 | GB/T4154-2015 | |||
氧化镨 | GB/T5239-2015 | |||
混合稀土金属 | GB/T4153-2008 | |||
独居石精矿 | XB/T104-2015 | |||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 | GB/T20169-2015 | |||
稀土富渣 | XB/T107-2011 | |||
高稀土铁矿石 | XB/T101-2011 |
中心现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约100余人,其中教授有16人,高级工程师27人,硕博士30多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占80%。主要仪器设备有电子探针、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大型光栅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氮氧测定仪、碳硫测定仪、光电直读光谱仪、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万能拉力试验机、疲劳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硬度计等300余台套,总资产约38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累计申请专利1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承担国家、省级各类项目50余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200余项,发表专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